2006年2月24日 星期五

◆輔導團隊的痕跡





2005年7月開始,五個原住民部落、教育部、開拓、原促會、蕃薯藤一起開啟了「原住民地區創造偏鄉數位機會中心」的故事。

一、開始

進場、摸索、討價還價,由陌生、不信任,到建立關係而一起工作

這個時期,輔導團隊努力在跟部落說明什麼是〞數位機會中心〞(DOC)?
部落疑惑著怎麼這麼複雜?你們是不是又來虛晃一招的?計畫祇有八個月,然後呢?
引導部落思考這並不僅是一個政府的計畫,部落不只是在配合政府,而是認真思考,DOC可以是部落的可用資源,部落要什麼要的DOC?
軟硬體設備的架構主要由輔導團隊負責規畫發包採買,必須在有限的經費下,符合部落的期待。
因為是偏鄉,也是維修資源較差的地區,所以我們用的是IBM的原裝主機,讓部落可以有穩定的機器可用,三年的保固未來也不用為維修而苦惱。



二、關於誰在做 

由開拓文教基金會(長期以來最關注的就是台灣的數位落差議題)結合對台灣網路發展十分熟悉的蕃薯藤,以及對原住民部落發展有著深度使命感和陪伴經驗的原住民族學苑促進會,以創造一個不一樣的經驗自我期許出發。

【工作人員】:在原住民部落的工作,希望以原住民為主要的團隊班底。七月中,跟著教育部第一次到部落做說明會,進行我們的人員召募,結果十三位工作人員,有十位是原住民朋友,三位非原住民中二位是計畫的主持人,一位是長期在當地參與部落工作的朋友。

→第一次工作人員理念共識營,想像未來七八個月需要完成的工作,臉上的表情是複雜的,有擔心、有懷疑,可也有看到創造和學習的空間
→分散五個部落的工作人員,在台北的總部、在埔里的輔導人員,如何有效協調共同工作,教工作人員使用MSN、Webcam、skype、架設FTP上傳各種檔案、建立共同網頁發佈各種最新訊息,讓工作人員先克服數位落差是很好的示範,也是讓我們數月來工作可以順利進行的助力。

【快速召集並成立的管委會】
→透過說明會、拜訪、電話、公文邀請等方式,盡可能邀集了地方上有代表性、有熱誠、有決定權的人一起參與組織成管委會,做為未來經營管理DOC的基本組織

【結合地方熱心志工】
→召募辦理志工訓練共識營:引導志工們從思考〞DOC可以為部落帶來什麼出發〞,到討論〞DOC會碰到什麼問題,會有那些需要?〞 到〞我們願意為DOC做那些事?成為什麼樣的DOC志工?〞。透過參與式討論的過程,建立志工參與DOC的願景,並從自己可做的事出發:清潔、母語翻譯、助教、值班…志工們為參與繪製一張張藍圖
→辦理志工&DOC交流研習活動

DOC計畫是以數位落差為切入點,進行部落組織營造的過程,因此,人的組織是計畫的關鍵核心。我們的核心原則:僱用當地原住民,培養(empower)工作人員的數位能力,建立工作人員的共識與使命感、開發潛在志工、建立工作團隊運作機制、並透過各種不同的參與式會議,看見〞部落人們的意願與熱忱〞所在。

三、男女老幼來DOC、來上課

九月五個DOC每天從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開放十二小時,一周六天。各DOC在管委會的討論與輔導團隊的協力下,依地方的需要排定兒童、老人、婦女、志工等不同的課程,從最基本的電腦操作,,到DM、製作、BLOG製作;從如何上網到如何組裝維修一應俱全。

台灣的夏天,容易受到颱風災情影響,但我們一一克服。年終,五個DOC都受到縣市長選舉的影響,上課人數明顯減少,因此必須調整課程時間,延到選後再開課。這期間部份DOC的原申請單位仍對預算分配有很大意見,不得不安排教育部一起召開協調會協助溝通與澄清。

這個階段除各個課程的進行之外,特別強調管委會必須對未來的經營開始進行籌備與規畫,引導部落思考如何將DOC納入部落的資源體系,並尋找自主經營的契機。讓管委會體認到他們的角色才是DOC的主人,也讓管委會直接面對教育部的訪查與對談。

課程進行的同時,也展開各DOC文史資料的整理、特色商家的發掘與邀請上網、地方特色產業的探索。

四、推廣活動

透過不同網路與實體活動,引發DOC學員持續參與的興趣。
扣著原住民的文化特色所辦理的競賽,帶動許多對自己歷史文化的認同與反思;不同部落的實體參觀交流,帶給不同部落一些衝擊、也讓接待的部落燃起不少信心。
網路:
→網站:有原味的網站,讓部落學習透過網路對外發聲,可做為未來部落各項發展和經營的平台
→寶物鑑定團:尋找部落的寶物、建立對部落文化的認識、由各DOC動員部落參與網路票選
→blog設計與競賽
→部落冒險王

實體活動
教育部辦理之輔導團隊與DOC交流、教育部第一階段成果記者會:讓各DOC代表感受這個計畫的規模以及教育部的重視程度,並接受公共電視原住民雜誌的採訪,呈現原住民DOC的特色
→五個DOC資訊應用大賽並派員參加25個點競賽
→台東、屏東二場部落遊學

讓部落做主人,接待來自其他部落的伙伴,各部落在準備過程中,思考整合部落的特色、練習對外介紹部落發展的成果、DOC發展的過程等等,透過不同部落之間的互相觀摩,激盪對自己部落的熱情,也從活動過程中找到自信和自我期許。
→勸募結合草莓資訊與微軟捐贈軟體
結合軟體與教學資源進DOC,讓有需要的學童增加學習輔具,並讓DOC電腦順利運作

我們積極協助部落更清楚的看到未來經營的方向和可能性。部落的人平日各自為生計忙碌,在有限的參與時間下,要進行諸多的活動和討論規畫並不容易。

透過DOC交流會議的激盪,讓部落的人自己提想法,並由各DOC自行排定各項推廣活動的辦理時間和過程。輔導團隊一路扮演引導和支援的角色,最終的目的,就是讓部落自己當主人。透過競賽活動,引導大家參與,並不斷創造不同部落互相學習的機會,激盪出部落的熱情,探索未來發展的方向。

輔導團隊所有工作人員的用心,部落熱心伙伴的投入,讓DOC慢慢被看到,也啟動了部落居民對DOC未來發展的熱情和想像。

五、未來的機會和挑戰

在短短的八個月就必須結束第一期的計畫並安排由部落自行承接起後續的營運與相關工作。
輔導團隊在過程中,可以體會到教育部的用心,然也感受到計畫的侷限,使得大家都是在邊做邊調整。我們在八個月的過程中,不時努力地做著人的準備、部落的伙伴也無時不在探問未來可以怎麼做?

已經啟動的DOC說:
 所有的努力不是作業績,
 也不是有人上課就好,
 更不是僅止於配合政策

而是

 單純又真心的去思考
 D.O.C能為社區解決哪些問題
 然後去做

讓所有聽者精神為之一振,知道未來他們可以自己往下發展。

然而好不容易開始上軌道的DOC,卻需要更多的陪伴,當我們被迫要跟這些DOC暫時說「Good Bye」,我們不僅僅是不捨,更多無奈,擔心少了輔導團隊的支持,需要更大的能量,才能再次啟動DOC的運作。

說在這八個月內把部落組織工作做得非常好是言過其實了,我們所有參與的成員可以用力說出來的是:我們誠懇而努力地一起探索、一起找路、互相陪伴,更互相學習,努力去找對的人、做對的事,原住民數位機會中心的未來要怎麼走,答案不在專家身上,而是在給部落多少時間、多少空間當家做主。

六、感謝

我們是一群因緣際會聚在一起的夥伴,在過程中找尋可共舞的樂音與舞步。
就像在台東的部落遊學中所見,原住民朋友湊在一起時,歌跟舞總是這麼自然地就出現了,那種自然的律動和手牽手,此刻正是這樣的階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