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21日 星期三

◆二期的期初說明與評估

2006.6/15-16
二期計畫第一次說明&溝通
泰武、古樓、瑪家、獅子、建和

1.一期跟二期中間,將近四個月的空窗期,影響很大;且不只是有沒有開門的問題而已,而是那股被帶動起來的氛圍不見了
2.共同的反應:沒有補助款,無法工作,目前經費都還在縣政府
3.對於新一期要面對的工作,除了瑪家還需再做討論外,其餘四個點,大底可以在去年的基礎上,準備來進行接下來的任務
【建和】6/16下午

參與者:淑芳、惠雯、楊主任、明智、阿朗、阿宏、替代役一名

1.昨天開過管委會
2.台東大學的學生也有來,有申請教育部的案子,將協助DOC做網站跟開志工硬體維修之訓練課程,並協助數位典藏。
3.課程規畫,請總幹事綜理
4.課後輔導部份:學校有教育部的案子在支持,所以都有在做了。目前與DOC配合的部份是學生寫完作業,讓老師檢查完,即可進入DOC玩電腦。
5.暑假期間,會為社區裡特別需要輔強的弱勢學生開一個教室,讓學生可以來學校接受個別輔導,DOC會協同社區裡的志工們一起幫忙。並運用DOC的學習軟體來幫忙。
6.這一天,學校正好請人來做電腦全面檢測維護。冷氣非常不冷,所以已聯絡當初安裝廠商前來檢測和維修。
7.與社區伙伴討論未來〞部落組織工作〞的展望、阻力和助力等

(提醒:跟台東大學協調關於網站之製作,輔導團隊之前已建一個網站,希望台東大學以此為基礎往下做,並考慮部落未來的更新能力。
希望東大來協助文化典藏時,可以帶著當地的青少年一起學習)


【獅子鄉】6/16上午
參與者:淑芳、惠雯、科長、館長、秀美、義春、嘉惠、玉雲

1.DOC有開門,但很少有人來
2.臨時工作費每天500元,沒有勞健保,請不到人。
(公所請人,人們會做比較,而且對工作的要求又很多,很難找到適當的人)
3.獅子鄉範圍很廣,人口分散,要讓非本村的人來到doc上課很難,240人根本不可能做到。
4.討論如何重組管委會,將詢問原有委員們的續任意願,並邀請幾位有熱情的老師來加入,未來或許可以跟一些學校合作,將課程外送。
5.跟學校、社團(產銷班)、或者老闆合作,將課程外送,鼓勵社員、員工、學生家長出來上課學習,讓更多人有接觸機會。
6.鄉長希望增加同仁的剪報能力,亦可開設相?課程給公所同仁上
7.力邀薛師母擔任助理輔導員
8.請師母繼續支持課後輔導
9.將利用機會直接向教育部反應困難。


【瑪家】6/15晚
參與者:淑芳、惠雯、義春、嘉惠、玉雲 社區發展協會理監事、駐點(孫惠芳)


1.上一期輔導工作結束時,管委會開會把經營權完全交付給理事會。目前的理事會裡,大家對所謂的經營管理了解都非常地少。
2.所聘的駐點人員我們一直都聯絡不到,沒有電話、未收發email。當地沒有可對應的窗口,未來不論經營或我們的輔導工作都會可能很不容易。(萬志良祇是協助寫計畫書,之後參與也非常有限)
3.駐點人員對自己的角色和所需做的工作,感覺上挺疏離
4.理事會聽完說明,幾乎都不知如何回應,但他們說會找時間再討論處理。



【泰武】6/15中午
參與者:淑芳、惠雯、義春、嘉惠、玉雲 泰武:呂老師

1.狀況依舊,仍是以學校學生為主要對象
2.學校另有電腦教室,有十二部電腦,學校的正式電腦課程在那上
3.暑假期間學生的活動已排滿了,好幾個大專團隊會上山提供服務
4.針對透過活動和課程外送部份做了很多討論,如可針對上山服務的大學生設計體驗課程、課程外送的可行性
5.仍打算利用期初家長會來辦明與招生
6.亞洲唱片有幫學生出CD,未來活動或許可結合運用

【古樓】6/15下午
參與者:淑芳、惠雯、義春、嘉惠、玉雲 古樓:高主任、蘇老師、美珠、秀玉

1.駐點是我們之前的工作人員,因此很積極在設計接下來的工作
2.學校另有電腦教室,但祇有主機是新的,又沒有冷氣,學生還是愛用DOC。
3.目前比較需要再努力的是除古樓村外如何讓其他村的人也願意來用doc。4.課業輔導目前有教育部預算,學校已在做,DOC仍是學生寫完功課可以使用的REWARD;不願積極開課輔班,怕會跟社區裡其他的課輔搶生意。
(這是奇怪的想法,但高主任頗為堅持。)

2006年6月18日 星期日

◆我們準備好了嗎?關於DOC與社區培力

經過三個多月的沈澱和等待,我們又將開始進行DOC的第二期計畫。今年二月一期結束時的一些喜怒哀樂,好像不那麼清晰了,惟一讓人擔心的是經過這一大段空窗期,DOC的現況是如何呢?
當初整理DVD時,寫下當我們找到如何配合的節奏時,卻也是說再見的時候,結果寫的人因不捨而大哭,旁邊的伙伴也都不同意就這樣結束了,畢竟這一路走出來的一些小小的成績,就這樣放掉會讓人遺憾。

然而,從去年接案,我們就不斷在提醒,八個月很快就到了,到時要如何銜接?誰來銜接…等問題,然而那一次又一次的提醒,顯然是我們自己說了就被算了,並沒有帶來任何實質影響,二月底輔導團隊結案撤離了,新的計畫卻還不知道在那裡?

看到跟我們共同工作的教育部伙伴,也是都在努力工作,可是,這樣的落差是怎麼發生的呢?

我們祇能做能做的,在能力範圍內盡力而為,試著把移交做好,讓接手的人可以繼續運作。可是前提是接手的單位或人有同等的關心和熱情,這就不是我們所能把握的了。

在教育部的偏鄉DOC計畫裡,DOC的功能角色是被無限放大的,
是以資訊為切入點的教育、文化、經濟、照護、社會…中心,說真的,這真是一個很棒的藍圖,可惜社區的人事景物,沒辦法做模型一般,由規畫者一一擺設定位,並用程式設定其行為。

如果是各種條件都良好的地方,怎還會被選為需要DOC進駐來協助呢?
而如果是各種條件都不好的偏鄉,又怎能期待因為電腦的進駐、開課、辦幾場推廣活動,就一切都上路了呢?

既然進場了,這就是我們不斷在思考的問題,要如何在中間尋找可使力的空間,讓偏鄉民眾有實質受益,也讓官員們有可應對各種質詢的成果,對輔導團隊的挑戰其實是很大的。
**********************************************************************

一個外來的輔導團隊 有限的接觸 信任關係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邀請、支持、對話、
需要時間互相觀察與了解、
需要共同工作建立信任;

信任不會憑空產生,各自都有過去的好與不好的經驗,不去辨識,容易成為過程中的阻礙。
回溯過去,清楚地看到:
外來的力量,不論是教育部、輔導團隊,如果沒有當地的〞有心人〞呼應,往前推進的速度是很慢的。
然而,公部門的預算和計畫,在層層監督要求下,變成要成果、要速效,否則很難爭取到預算、也很難讓咄咄逼人的立法院信服。

有許多假設是要被挑戰的:
地方的熱心人土,基層組織,如社區發展協會的人,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快速集結開會的,而且開了會就會有工作進度;
地方上有很多志工可用,而且,沒辦法編預算的部份,就一定會有志工來填補;
祇要跟資訊有關,大專志工就一定可以幫忙…


在五個DOC的經驗裡,很清楚地看到社區裡若有對的人,透過他們的熱情和執行力,以及在部落的熟悉度,加上輔導團隊所給予的信任與支持,才會有機會去開啟社區的參與動力。

這群人每次的碰面,就是馬拉松似的討論再討論,
談事情可以怎麼做?
人可以怎麼找來
來了要怎麼讓人有收獲;
有收獲的人要怎麼讓他們也可以參與回饋?

互相的激盪,是再往前推的動力來源。
可是捫心自問,如果不是有不計較的社區工作者
如果不是有全力以赴的駐地人員,
這個計畫有什麼成功基礎,
跟其他開完課、應付完驗收,就閒置的設備會有什麼不同嗎?
(我們也去看過設備比我們的DOC更好的資訊站,可惜是沒有開放的)

有保持開放的地方,就成為孩子們來玩遊戲的地方,
(我覺得這一點沒有不好,跟諸多家裡有電腦的孩子做的是一樣的,遊戲正是可以拉近人跟電腦距離的媒介)
然而,成人們是不會沒事到DOC打電動的。

突然想到這跟〞成人學習〞是有關係的,
成人們會自動聚集去的地方,一定不是冷冷的、陌生的電腦教室,
而是有人際互動、可以自然交流的地方,
所以,如果把DOC設在類似活動中心這樣的地點,應是最有發展潛能的地方,
很可惜我們輔導的設在活動中心的DOC,
部落裡的成人似乎把DOC定位成孩子的空間,
做決策的理事會並沒有人踩進來學,自然也起不了帶頭作用。
*****************************************************************************

輔導團隊的定位應該是一個中間的橋樑,在中央的資源要求和地方需求和動機的中間,
去創造連結、也示範工作方法;
去激發熱情、也去教導技術和資訊能力;
……

看起來空間無大,卻也可能是一事無成。
如果社區沒有足夠的readiness;
如果中央不斷要求短期要有成果,而要求輔導團隊越廚代疱;


我們會盡力,空間打不打得開卻未必由得了我們。
常常想起:
*用心的工作伙伴那努力尋找可能性的表情,挺著大肚子,在一個個挫折下不放棄地用力著;
問執行長,
*除了身提面命要他們把握資源之外,有沒有也好好監督教育部的善用納稅人錢的部落人;
*工作過度,半夜趴在電腦前睡著的可愛社區爸爸;

是這些力量,在激勵著我們繼續尋找方向…
因為:相信就會發生,努力就會被看見。

所以,既然沒有可能準備好,那也就不可能沒有準備好了!
就是這樣了!加油吧!

2006年6月17日 星期六

談情說愛

2006.6.17 淑芳家;阿朗、明智
 
我們在釐清過去的想法做法,做為未來一年的基本基礎

2006年6月1日 星期四

◆二期計畫要開始了


第一期計畫,從2005年7月~2006年2月。前後八個月,二個月是硬體建置期,組織、開課、活動、推廣才祇有六個月…,然而,從離場到二期計畫出來,已過了三個月。

五月,教育部公佈了新一期的需求書,
看了,我這老被評論〞自我要求太高〞的執行長對於是否要再進場猶豫了好久好久,
因為有些成果要求真的挺嚴苛的,而且有點困難去理解是用什麼基礎去設定出來的?

‧五個DOC全部可運用預算,不及前一階段的一半;
‧硬體管理營運單位移給了原申請單位,幾乎回到去年進場時的原點;
.硬體維護、駐點聘用經費由原申請單位提計畫申請,並將透過縣市政府直接撥給他們;
‧輔導團隊人事經費,祇可以聘用2.5個兼任人員(一個兼任人員的月酬勞祇有八千元);
‧執行期是十二個月,經費少、時間卻更長;
……

繼續承接,可預期的會碰到非常多困難,沒錢沒人之下,想把事情做好,要怎麼做?
要去找多少資源進來才有辦法填補計畫的不足?找得到嗎?這畢竟是中央政府預算下的案子,要再找民間資源談何容易。

我們自問我們有把握做得好嗎?我們不是有錢的基金會,努力做我們做得到的事,
這麼有限的資源之下,我們真的可以幫上部落的忙嗎?
我們可以保持我們自己對工作的要求水準跟承諾嗎? 
……………………………………………………
必須承認,就這樣放手不去管這幾個我們曾用心陪伴的DOC,心裡會有很多很多的遺憾,
然後,也有部落伙伴說:不要讓我們需要再去適應一個新的輔導團隊,那很辛苦的。

就這樣,開拓決定在原促會和蕃薯藤的全力支持下,前往議價(因為我們第一期執行的還不錯,所以有優先議價權),將再協助五個DOC部落的伙伴繼續為創造偏鄉數位機會而努力。

我們知道,這又是另一個挑戰的開始;
我們也知道有挑戰,才有機會;
希望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努力會真的留下一些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