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28日 星期日

讓偏鄉看見全世界 — 數位機會中心

圖/文-本部電算中心電子報小組

「上 網真好玩,世界變大了」。全球進入數位化時代,每個人都該享有數位學習人權,為落實縮短城鄉數位差距,從小紮根,基層做起,教育部深入偏鄉社區與部落,一 年來已完成33個「數位機會中心」的建置,除了發揮教育功能,提升偏遠地區民眾的資訊能力之外,還兼具課後照護的附加價值。「數位機會中心」給了偏鄉人 民、社區拉近資訊差距,凝聚地方文化、民情的一個平台,透過數位,偏鄉民眾與國際也接軌了。


教 育部從94年起,預計以四年的時間分階段於全台168鄉鎮建置300個「數位機會中心」,而「縮減中小學城鄉數位落差」也齊步同行。去年全台已完成33 個,其中921重建區有8個,彰化地區、雲嘉地區、澎湖地區、屏東地區和原住民地區等5區共有25個,除了教育功能之外,也成為學生課後照護的社會福利場 域。

main01-009.jpg

教育部補助數位機會中心建置電腦教室

數位機會中心偏鄉居民學習踴躍

教育部計畫在95年止,至少完成50個以上的據點建置,今年台南縣、高雄縣、宜蘭縣、金門縣都將陸續設置。

教育部電算中心主任郭耀煌指出,「數位機會中心」建構以來,已經成為偏鄉地區社區教育、經濟、生活、文化的共同平台,它結合社區與學校,也扮演著各部門間協調與整合的角色,結合部會資源,以避免資源重複。

南投名間鄉新民數位機會中心執行長楊新民說,「數位機會中心」開門運作半年來,真的為地方,不論老少,都帶來了機會;它的成立,影響了人與人的互動,讓平日忙於農務的家長,在小孩的帶動下也願意走出家門,進入數位世界。

「要 e化,也要先學會敢碰、會用電腦」,楊新民說,因為偏鄉家長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對電腦有錯誤認知,有人連電腦怎麼開都不會,有人就算家有電腦也不敢開,因 為怕會壞掉,所以數位機會中心一開設,學員就鎖定成人,讓他們了解電腦,小孩也才有走入數位的機會,民眾自然就有數位社會的觀念,「現在已經有養鱸鰻的人 來問,可不可以在這裡賣?」。

楊新民還教小朋友學會拆裝電腦,新民國小葉俊杰拆組裝一部電腦不用十分鐘,還在離島幫親戚修好了電腦,讓母親好驕傲,當時他才小學五年級。今年六年級的他,已經是數位機會中心的「助教」了,協助其他小學生上拆組裝課程。

數 位機會中心也與社區密切互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新民數位機會中心就吸引鄰近幾個村落的人都來學習,還有人遠從彰化開半小時的車而來。楊新民說,這裡 的阿公阿媽學員,都很努力,錯過課堂,還會打電話問老師有沒有空,另約時間補課;而且也成為生活環節之一,「民眾還會來借電腦打個會單」。

main01-005_s.jpg

新民國小葉俊杰教導

年近六旬的王同榮爺爺電腦操作

來義鄉居民顏陳月生上課情形

      雲林東勢同安數位機會中心專案執行張怡棻也以小學員阿修為例,阿修是隔代教養的小孩,過去總沈淪於網咖,後來數位機會中心成立之後,阿修就到這裡找社區專 員報到,幫忙社區或數位機會中心做做雜事,完成後就可以使用電腦,中心也會協助督促他完成學校的功課,不但建立起阿修的責任心,也讓他七旬的阿媽不必再每 天騎著腳踏車,跟滿路的砂石車耗上十餘公里把阿修從網咖找回來。張怡棻認為,數位機會中心帶給偏鄉居民的,不僅只是縮短數位落差,也多功能地發揮了社會照 護。

台中縣東勢慶東數位機會中心的阿心阿姨最開心,她說社區媽媽都很喜歡這裡,因為先生們不會再相約去喝酒,而是改成相約來上電腦課,讓社區媽媽們很安心。

main01-007.jpg

main01-008.jpg

龍安社區齊老師與小朋友下課後一同玩電腦

親子相約來上電腦課

     重 建區的團隊輔導員也說,科技,需要進入社區,才能活化地域,促進產業發展。不少社區透過數位機會中心的成立,學習數位技能,成功行銷社區地方的特色產業及 地方文化,很多人中年人就利用這樣的學習,學會架網站、做網頁,台中中寮龍安數位機會中心的學員黃阿姨就說,「我學上網,賣起魚腥草了,現在我要來學民宿 訂位」。

如同數位機會中心的名稱,這個中心給了偏鄉地區與世界社會接軌的機會,也給了社區凝聚情感的機會,更為偏 鄉孩童照護建立起一個讓家長安心的場域,偏鄉居民已開始相信,「讓電腦為社區寫歷史」的時代已經來臨。在縮短偏鄉落差與建構數位社會的目標上,數位機會中 心無疑是「小兵立大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