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9日 星期二

◆1216成果展,停、聽、看




不論從什麼角度看,成果展都是重要的活動:要看到預算用在那裡?要讓長官看到產出、要讓偏鄉檢證自己的進展…

然而,成果展要怎麼辦,才有價值?或許可以大家再來想想!



看著照片,大家好像都有點呆呆的,不太看得到活力,這一天的活動到底怎麼了?

看新聞稿,才知這一天的活動叫做:「喜樂、平安聖誕e起來」,我們不是一直在現場嗎?有點困惑!




這一天,有透早五點出門的、有前一天晚上開六小時車趕來的、有帶著小baby一起來參展的媽媽、有老師、有學生、有志工、有駐點,我們都到了;一天下來,還真慶幸我們有小朋友一起來,有他們到處跑跳,讓會場多一些活力!



一整天被侷促在一個小小的角落,看著不是要給我們看的表演彩排(真的表演時,設攤的人也看不到的,是給長官來賓看的),真的有點悶的。



來參加的人,除了各數位中心自己的人外,是想了解這個計畫的人嗎?
結果,
發現來的人有興趣的是看看你們的攤在賣什麼?
有輿趣請你幫忙蓋章,讓他可以參加摸彩…
我想這跟是怎麼做宣傳的應該有關係吧。
加上在嘉義縣政府辦、天氣淒冷,
下午還有那一大群人來,也算很不容易了!



侷促、吵雜的空間,連我們自己的人想說說話都很困難;

外面是淒風苦雨出不去;

下午三點,長官到了,儀式開始了,頒獎了,等了一天就等這個,可是好像一點樂趣都感受不出來,為什麼呢?是少了過程的參與感、少了互相觀摩的感覺嗎?我也不確定。


長官們來巡各個攤位了,這可是一天活動的高潮呢!
(我想所有人都很在意長官是否看到大家的努力了。)
我想如果有人事後去問長官們,在各攤位看到什麼?
答案是:有農產品、手工藝品…
但這些跟DOC的關係是什麼?
線上銷售可能嗎?
這中間需要什麼樣的準備和蘊釀過程?跟DOC計畫如何連結?…
線上銷售是一聲令下就會發生的嗎?
如果是,又何需如此大動資源做DOC專案呢?

長官離場了,天黑了,回家的路很遠,大家都悶著頭打包…


一天活動結束了,回程的火車上,很累、很冷,
可是,腦子裡不斷盤旋的是我在籌備會上發問的問題:
「成果展的對象是誰?我們想對誰?說什麼話?」
「我們各地DOC辛苦動員來參加,可以學到什麼?可以有什麼收獲?」

或許,我們對部長說了一些話、讓主任看見了一個活動,
現場的那些看板,嘉義縣民眾或許會有一些人看看…

然後,這個成果展,是否也讓來自偏鄉DOC的伙伴們學到了一些什麼呢?
-----------------------------------------------------------------------------------------------------
我也問自己,這樣的活動要怎麼辦才會有趣?好像很難!

想起今年初的第一期成果展,那時是計畫即將告一段落前,整個team和各doc有時間做討論和準備。而且那時我們一群人很珍惜任何可以共事的機會,所以,雖然大會一樣不怎麼有趣,我們自己玩得算開心。且會場結束後,我們所有人聚在一起看那八個月的工作所剪出來的DVD,然後討論分享,感覺上,每個人都帶著滿滿的心回家的。

今年,從一開始就覺得設計有問題,籌備會上,原本還說要各DOC祇透過電腦來展示成果和產品,很難想像那將有多無聊!

61個數位機會中心有成果嗎?當然有!
想要被看見嗎?當然!

或許關鍵在於,各DOC有各自的條件和處境,而且61個各在不同的階段,所有的準備卻是同一模式;
或許關鍵在於,提昇數位能力是一個過程,是需要時間去發酵和擴散,很難在短時間內化做〞具體成果〞被檢查;
所以,主辦單位設計地很辛苦,
參展的人也配合得很不輕鬆;
過程中熱情卻是有限的。

諸多計畫的想法和做法,差距何其大。明明理念是:要讓各地自己當家做主、培養當地的經營能力;可是舉凡成果活動,總在急就章和重重形式要求下,讓地方沒有主動規畫的空間、在過程中被消耗,而最讓人擔心的是很快就學到如何虛應故事!
快樂的泰武DOC

這一趟下來,大人們明顯覺得累,慶幸的是我們之間有些互動交談還不錯,有些新想法可以繼續發展;也慶幸孩子們玩得算開心,努力幫忙推銷產品、攝影作品有得獎、海報有得獎…

我知道辦活動是不容易的,也知道專辦的人都很辛苦,可是,我們在這個經驗裡學到什麼了呢?

我想大概是,我們都應該不時地反思和討論:
要怎麼做才會讓參加者真的有參與感?要怎麼做才可以更真實地呈現各DOC的成果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